矿物学报简介
《矿物学报》(CN:52-1045/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矿物学报》旨在及时反映矿物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推动中国国内外矿物学工作者之间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交流,促进中国矿物学事业的发展,加速矿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杂志文章特色
(1)《矿物学报》论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单位名称、所在省市、邮编)、论文摘要(含关键词),以及所有图表名称要求有中英文对照。
(2)《矿物学报》投稿论文应是作者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不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保密问题和一稿多投问题。
(3)《矿物学报》论点明确,论证合理,文字简练,条理清楚,数据可靠、真实、有效,图表清晰、规范和有自明性。
(4)引用数据、观点和资料应在引用处注明,并按《矿物学报》的参考文献格式著录。
(5)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测试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精度及误差范围等。
(6)论文篇幅(含图表)一般要求不超过8个印刷页,中文论文摘要300~500字,关键词3~6个。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专题13、区域找矿理论和方法,专题12 区域找矿理论和方法,专题1、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7 地质流体与成矿,专题8、地质流体与成矿,专题4、分散、稀有、稀土元素及铀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2、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5、喜马拉雅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14、危机矿山典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专题13 危机矿山典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专题4 分散、稀有、稀土元素及铀成矿作用,专题5 碰撞造山-大陆增生与成矿,专题3、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专题10、成矿作用示踪及成矿年代学,专题6、中亚造山带古生代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专题11、现代海底成矿与找矿,专题9 成矿作用示踪及成矿年代学,专题2 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专题17:金属元素稳定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专题15 境外重要成矿区带和典型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专题9、成矿作用的理论和实验模拟,专题1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矿山环境,专题3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专题7、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专题1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矿山环境,专题10 现代海底成矿与找矿,专题15、境外重要成矿区带和典型矿床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方法,专题6 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专题14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专题8 成矿作用的理论与实验模拟
摘要:铁木里矿床位于赣南崇义—大余—上犹多金属矿集区,是该区唯一的一个矽卡岩型钨铁矿床,研究程度很低。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在该矿床中发现了铍的独立矿物——铍榴石。矿床中出现磁铁矿-白钨矿-铍榴石的矿物组合,这在整个矿集区乃至华南是绝无仅有的。铍榴石的发现,对寻找潜在铍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还为矿集区多期多阶段花岗质岩浆演化与多金属成矿藕合关系提供矿物学证据。
摘要:首次在我国最大规模的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区——四川省甘孜州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中发现有祖母绿产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等方法,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有2种产状,一种是产于粗晶绿柱石边缘未见独立晶粒;另一种是呈细晶状与绿柱石共(伴)生。A号脉粗晶绿柱石边缘Cr2O3、CaO含量明显增高,分别为0.40%0.63%及0.12%0.41%,表现为祖母绿成分特征。总体表现为Cr2O3、FeO含量较高且含量变化较大,同时V2O3含量低,与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成分特征一致。Cr、Fe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可能来自于已发生变质作用的三叠系西康群砂页岩或中基性岩脉,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侵入的酸性花岗岩或伟晶岩。通过与各类型祖母绿矿床的对比,并结合区内构造背景、地层、岩浆岩及其矿物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深部存在成矿流体源区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开展深部探测,指导深部找矿。
摘要: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手段对鲁塘煤系隐晶质石墨进行研究,以期探索煤系石墨的矿物学特征随变质程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系统采样的方法,选取不同变质程度的鲁塘煤系石墨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镜(SEM)、激光拉曼光谱法、热重法等技术手段,对石墨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晶体结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塘煤系石墨主要由隐晶质石墨和少量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绿泥石、高岭石组成,固定碳含量为41.95%~88.43%,石墨主要呈细小的不规则鳞片状,其晶体形态随着变质程度的增高而逐渐完善。石墨化程度较高,为88.37%~98.84%,3R多型变体含量为9.45%~14.56%,石墨的氧化起始温度较低,在530℃左右,隐晶质石墨的氧化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均低于显晶质石墨。煤系石墨的石墨化程度、结晶程度、氧化起始温度与变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3R多型变体含量与变质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摘要:本文对义敦地体内出露的前寒武系绿泥石云母片岩和石榴子石云母片岩进行了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明确了2类云母片岩主要由石榴子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绿泥石和石英组成,具有高Al2O3、低TiO2,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的特点。原岩恢复结果显示:2类云母片岩的原岩为砂岩和泥质砂岩。利用地质温压计估算这些变质岩形成的条件为460480℃和0.570.79 MPa,结合矿物组合特征,说明岩石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由于中、晚三叠世金沙江洋和甘孜—理塘洋相继关闭,区内经历了快速的抬升过程。结合前人岩石地球化学、火成岩中继承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的资料,我们认为义敦地体南、北地壳厚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北段昌台地区地壳较薄,地壳厚度约23.7 km,而南段中甸地区地壳较厚,地壳厚度约63.2 km。
点评详情